宜都城管探索建立“吹哨人”制度

4月24日,家住宜都市城乡路小区的张姚刚下班,在步行途中就打开手机,“城乡路东门附近有垃圾未清理”,拍了两张照片并配上这段文字发了出去,他并不是发在朋友圈,而是发到了“宜都城管”公众号平台。不到15分钟,一辆环卫小车径直驶来,垃圾很快被清理。过了一会儿,张姚就接到了“是否满意”的回访电话。

  张姚是东阳光公司的员工,他还有个兼职工作——城市管理“吹哨人”。“这是我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。”张姚指着从小区到城乡路长长的一段路程说道。“看着街道干净整洁,每天上班才会有个好心情,以前就很难,没有反映渠道。”

  城市治理千头万绪,老百姓对身边的烦心事,看得见却管不了,城管部门管得了但有时看不见。如何破解“叫腰腿不来,叫腿腰不来”这种现象?“我们思考调研了很久,发现不少老百姓非常关心市容市貌。”宜都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黄志华介绍。“群众吹哨、城管报道”改革应运而生,“就是给老百姓打造一枚‘金哨子’,请他们参与进来。”

  哨子有了,怎么吹就成了关键。“非常方便,把拍下的照片和地点发到‘宜都城管’公众号平台就行,或者直接拨打投诉热线电话。”张姚拿起手机向记者演示。路上的井盖缺失了,怎么办?家门口的路灯坏了,应该通知谁来修?“这些问题统统可以‘吹哨子’。”

  哨子吹起来,还要有回响。“金哨子”离不开数字城管,走进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,数名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紧张忙碌着,透过墙上四块电子显示屏,城区每条大街小巷和每栋楼面尽收眼底,城市运行状态一目了然。

  “老百姓就是我们的‘侦察兵’,通过这些‘千里眼’精准锁定问题。”黄志华说,数字城管系统按照“信息收集、案卷建立、任务派遣、问题处理、结果反馈、回访群众”的办理流程制定了“闭环工作法”,24小时不打烊。

  如今,像张姚一样的“吹哨人”布满宜都大街小巷。仅在一季度,市数字城管平台受理各类城市问题552件,及时派发率为100%,按期办结率达到98%。

  随着一批关系民生的私搭滥建、夜市噪音和门市占道等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。宜都城市颜值在不断提高的同时,也带来了“高价值”,在刚刚公布的2022年宜昌市一季度县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评估情况通报中,宜都荣登榜首,领到60万元奖金。

  “过去,城市治理靠腿走、凭眼看、用手摸,垃圾清扫人海战,收运处置凭经验,如今,数字城管搭建起一座沟通桥,让老百姓更省心,让我们更聪明。”黄志华说。

  张姚表示,以后只要有时间,就会踏遍城市的大街小巷和边边角角,为宜都更美好随时随地“找茬儿”。

摘自 《三峡日报》 2022.04.27 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黎文来